没钱却创业开化妆品店的心酸苦辣
作者:admin 来源:天涯社区 日期:2012-09-08 浏览
  不知道不觉,创业已经半年了,第二个店也都快2个月了,因春节的缘故,上个月没有给大家写总结,确实很累,每天都不得歇,早上8点起床,10点到店,做完清洁11点半,然后打开电脑,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几乎每天如此,习惯了?希望自己还不是那么像机器人,呵呵,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生活总是向前看的,总结也是一定要写的:

  开店半年,无法逐一道来,心酸苦辣永远自己才完全体会,但是还是本着感谢大家支持的态度,我还是尽量要把所有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现给大家,借易中天老师的一句话: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开的化妆品店外观
  机遇与挑战:

  关于机遇,其实如最开始找到这个店所言:新商场,大家都一起起步,没有高昂的转让费等这些对于初次创业的人其实是很有利的。开店半年后更加印证了我们当初的正确与幸运。春节后商场人气已经比节前好了很多,虽然还有很多店在转让,但是知道这个商场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因为总体租金便宜,带来的是整个商场价格比香港城低廉不少,顾客知道这里比香港城便宜,也开始更多的到这里来看。加之步行街延伸段已经初步建成,对于这个商场的人气还是可期的。

  关于挑战,是全方面的。抛开正规大商场不谈,就我们化妆品而言,商场内部的化妆品店应该有8家,其中有4家是和我们一起从08年的9月6号开业就进来的,另外还关闭了3家。就8家这个数量,应该已经是各个区的金鹰女人街之最,没有一个女人街超过5家的,呵呵,大概是大家都看好江北这块富庶之地。再放大:香港城在江北的地位依然无可动摇,在香港城楼下现在的停车库马上要开一个叫什么天天女人街,加女人印象,乡村基旁边那些,弹丸之地竞争也是如此的激烈。再放大而言,茂业百货楼上,龙湖北岸星座,金鹏旺角。。。。几乎每个写字楼楼上都有做化妆品的。还有网上,那全国各地相同产品真假混卖从1元到100元的卖家们。了解得越多,我感觉自己越累,呵呵。志存高远谈不上,既然做了,总是要争取做到最好的,所以了,在我们心中,是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的,真的是一刻都不敢停歇。比拼和竞争是全方面: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我们的目标:要做重庆价格最低廉,服务最好,产品信得过的“小店”!一定是小店,我们永远不会做千色店和丝芙兰,在那么黄金位置开那么大的店价格优势能保持吗?我认为不能,与其说一个区做一个那样的大店我还不如做若干个小店,商场那么多,这样做我们既可以保持足够的展示点,保持价格的优势,销售不同品牌的产品,又可以接待不同偏好的顾客,何乐而不为?我们喜欢挑战,喜欢竞争,但是,一定是有技术含量的挑战,一定是良性的竞争,不管是商场的同行还是外面的大商场,我们可以负责人的说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去攻击诋毁任何一家,但是,这里一定要强调“但是”:面对任何一方的挑衅和诋毁我们是绝不含糊的,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我相信也很多同行在看我们这个帖子,点到为止!

  这半年,在天涯朋友的支持下,我们的生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本来是准备做好半年亏损的准备的,结果现在每个月都有很多老顾客来照顾的基础上已经基本稳定下来。生意基本稳定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感,随时关注自己店面的状况,了解市场动向虚心去倾听大家更多的意见,哪怕是同行的意见,我们同样虚心接受!有一些自己对重庆化妆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看法和心得体会,无论正确与否,还是写出来与各位涯友及同行们分享,市场那么大,谁能独断?我不是宰相,但是我还是愿意去撑船。

  1:产品潮流的转变:之前看到一片同行写的文章谈到了日常大众基础护理产品的风潮已经从欧美转向了日韩,写得非常好,我在此再深入解析一下:准确的说:现在的产品潮流应该是由韩风在朝日本的药妆过度了,前几年在韩剧的带动下韩妆可以说是把大部分市场从资生堂,嘉娜宝,高丝等日本老资格里把顾客,特别是年轻的顾客抢夺了过来,而根据我半年来的观察:FANCL,DHC,JUJU,SANA等日本的药妆在不高的价格和不错的口碑下已经开始占据基础护肤市场的主流,我们店里的THEFACESHOP和婵真,SKINFOOD等产品的销售数据在下降,这是市场在引导我们,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引导市场。在这里我特别要谈一下我对FANCL的看法:虽然我们在卖这个牌子,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个牌子是没有丝毫好感的,打着无添加的旗号卖得那么昂贵。抢人啊!这个牌子很聪明,第一个把不添加防腐剂的概念炒作了出来。其实啊,不添加防腐剂的哪里才它家,很多国产的天然品牌也都没有添加防腐剂,纯粹就是植物或者蔬果提取,只是缺点也很明显:保质期短,还有就是价格相对高。这个技术本身就不新鲜,很多品牌都掌握,不过它聪明了一些,先进行了概念炒作而已,这方面让我很鄙视这个来自于我本来就不喜欢的国家—小日本的产品!又一个来忽悠咱们中国老百姓的牌子!

  2:产品搭配的比列。做销售有句老话叫3:7比列,意思就是30%的产品是主销的,70%的产品是搭配的,销量很少。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化妆品行业的特征,起码我们店的特征完全颠倒,70%的产品经常销售,只有30%的产品是搭配,当然,这也跟我们店小有关,店小了,摆设的时候就不能那么大而全了,摆放的基本都是一些网络热销或者有口碑的产品,这样提高单面积产出率。

  3:产品销售策略:按道理说这个是属于商业机密,不应该写出来的,呵呵。但是我还是要把我们的销售策略写出来,因为对于很多同行来说,这不是秘密,只不过是愿不愿这样做和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了。

  我们的销售策略里面有两个核心:

  第一是产品价格,因为朋友父亲在香港这个很大优势,根据我的观察,我们的产品的价格,就重庆市场而言,应该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当然,有的是出于经营成本等因素无法降低到更低价格。对价格,我一直有自己的看法:薄利多销是不可逆的趋势,现在不是不可以卖暴利,可以,但是,但是,现在实体店那么多,网店也那么多,卖了高价还有人来第二次吗?这不是做长期生意的行为!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我们追求的产品毛利在30%左右,纯利在10%左右,10%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点,比起银行那点利息来说,我很知足了,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商场,网上,到处都可以比价格,化妆品告别暴利已久了……。我们的策略是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然后以更大的量去争取更低的进价,有了更低的进价,终端又可以给大家降价,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了价格这个优势做保障的前提下我们的模式才可以复制,才可以全市铺开推广。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经常来我们店里我们的热销产品价格已经在不断下调。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我相信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的价格是最低的,呵呵,永远,永远!

  第二是产品丰富程度和新品到货速度。这点也要感谢我朋友的父亲,正因为他在香港的定居,所以我们可以在香港这个世界购物天堂低价采购到很多很齐的各种产品,欧美的,日韩的,老牌的,网络热销的,很多顾客来我们店里都感慨我们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得大家眼花缭乱,什么产品内地开始火了的时候我们就立刻能从香港发过来,很多重庆市面还少见的产品我们是较早上市的几家。大家需要的一些重庆市面上还没有的产品我们基本都能从香港第一时间帮大家订到。

  展望:我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去改进:

  首先:要提高资金周转率,提高资金周转率无疑是沃尔玛带给全世界商业零售业最大的影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降价来获得更多更快的销售,再以更多的销量去争取更低的进价,不断提高价格上的门槛。

  其次:优化产品结构,对滞销品及时打折处理,不断更新产品,保持顾客新鲜感。夏天到了,香水将进入热销,前面店专门拿了很大一个玻璃柜摆放上百款香水,努力争取至少让全江北的人民一买香水就想到这里又齐全又便宜,呵呵。

  再次:降价!全方面的降价将在三月展开,韩妆因为汇率的变动我们的价格已经全面下调,接下来欧美明星单品及众多香水我们都将降价,新到的贝玲飞猪油膏,契尔氏黄瓜水,HR豹纹睫毛膏我们都打出了足够的低价。顺势而为,希望同行们不要怪罪!

  最后:开新店。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必须前进,下半年的计划目前还是没有变化,大学城和解放碑两个店还在摸底阶段,也希望大家给我们提更多的建议,解放碑可能还是开在女人街或者轻轨名店城,大学城可能是宅楼里面。三月将是惨烈的三月,以此贴为鉴,香港城下面的天天女人街马上要开业了,还有若干新店要开业,我们是时刻做好打硬仗和持久战的准备的,商业竞争是残酷的,我们还在不断摸索和学习,我预计,在3月-9月这半年里,就化妆品而言,就我们商场而言,8家店至少还要倒闭1-2家,希望不是我危言耸听,大家一起在竞争中进步吧!

  末了,最新信息:距离我们5米内还要开一家化妆品,竞争大幕才刚拉开,我们还必须更加勤奋……

  做生意难,穷人做点小生意更难。从小就立志做生意,但是人生的轨迹还是父母给设计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的第一个工作是做促销员,商场一线的促销员,卖电器,格兰仕微波炉。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选择,好好的大学毕业为什么要去做促销员?事实上我认为:做生意必须从最基层的,最基础的学起,连一线的产品销售不会,怎么能做生意呢?所有的生意都离不开销售。销售和采购是所有生意里面唯一能挣钱的,其它的流程都是花钱的。在国美,经过体检,主任签字,卖场经理签字,人事部考试,最终成为了一名促销员。6个月的时间不算长,却也让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当时格兰仕和LG,美的微波炉杀得火热,格兰仕虽然是市场第一大品牌,但是终端的竞争简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一到周末,节假日,三个品牌的人海战术,赠品战,吆喝战……不夸张的说,微波炉短兵相接的竞争在当时的家电卖场绝对数一数二,一台299的微波炉为赚4快钱都要挣得面红耳赤,为什么?为了冲量。那时候,我才明白了报纸上经常见到的格兰仕和美的促销员打架的事情是真的,我一直以为是报纸是噱头。

  不是好高鹭远,但是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发展的方向,做促销员是起点,是过程,不是终点,所以,半年后也不得不和这个一起战斗半年的团结的集体说再见,我知道,我需要更高更大的平台去接受锻炼。因以前在三亚上过学,有不少朋友和同学,一位做旅游开发的朋友力邀我去给他当助手。当时,他们景区才开发,挂着总经理助理的牌子,其实什么也不懂便一脚深一脚浅的踏了进去。旅游确实水深,特别是三亚的旅游。潜水底价60,给顾客300多,塑料做的手镯冒充玳瑁,翻几十倍的卖,司导昧着良心磨刀霍霍,可怜的三亚,中国唯一的热带旅游城市,椰风海韵确实醉人,但三亚的旅游毫不夸张:全国最黑!人生有着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严格说我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意思上的商人,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不想因为钱去扭曲了自己的灵魂,否则夜深时候,我的灵魂一定会孤独的哭泣!我一直在寻找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物美价廉中的平衡点,我也在寻找能支撑这个平衡点的生意,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带着面具去挣游客的钱,钱可以挣,不合理甚至打法律的搽边球,内心终日惶惶,和朋友推杯换盏,连醉数天,终于收拾了行囊,回到阔别多日的家乡。2小时的飞机,不远,但是心的距离,似乎真有些远了,这个城市我已经不再熟悉,还好,友人依旧,性格使然,朋友终究还是好朋友的,无论多么遥远的时空距离,回来后,亲密依旧。

  探亲访友,稍息了几天,便要寻找项目了,多年辛苦工作积攒下来的一点钱,数目不多,攒得也不容易,睁大了眼睛认认真真寻找项目。问过华生园,门面房租人员等一切费用我出,公司只出面包,但是利润分成却是他们7,我3,被剥削得太狠了,我不干,辛辛苦苦给他卖面包,这样的好事情,让别人去干吧。问过街客,门面加设备加盟费算下来一共要15万,第一没那么多钱,第二好位置大多都被占了,只好作罢。衫国演义的情侣装我倒是很看好,他家的产品质量却是好,设计也有独到的地方,一问,乖乖,光加盟费就四万,一个店开下来要20万,还问了谭木匠,我一个朋友是他们公司的内部员工,重庆成都不让加盟,其它的全国一线城市生意不错,但是也基本布点完了,二线城市还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市场,我等不起,何况我不想离开重庆。哦霍。当时的思路是找一个成熟品牌加盟,第一次创业这样风险低些。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加盟项目,重庆和三亚都是全国的中间城市,好的项目大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重点城市或者沿海城市先铺开来,等到我们在重庆看见可行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生意火了加盟费高,生意不火自己都没钱去亏来培养市场。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资金,人员,门面,工商,税务……条条蛇都咬人。

  要么我钱不够,要么我丁点不熟悉,要么门面不好找……最终我选择了化妆品店,理由大致有几条:

  1:朋友以前在商场卖过化妆品,相对其它行业多少了解一些。

  2:朋友的一个直系亲属在香港,可以固定给我们发货,货源和价格有保障(朋友的家人在香港多年了一直在给全国很多化妆品店批发供货)。

  3:一个不足4个平方的小店,总体投入比较小,我们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类。

  4:化妆品的重复购买率比较高,只要东西好,价格公道,我相信回头客会逐渐多起来的。

  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不用跑香港那不菲的路费及吃住。也没有香港城那样动辄十万以上的装修费,我们进价有优势,经营成本也低,产品货源也有保证,有此三样,可以说一直是我苦苦寻找的最理想的结果。

  说来也巧,大约是六月中旬,重庆恐怖的夏天开始发威了,我一连喝了好几瓶王老吉,呵呵,怕上火喝王老吉,我是怕中暑啊!我们准备去江北女人印象找门面,结果在等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时候在远东百货外面坐着歇歇,一扭头发现了对面祖卡俱乐部旁边江北金鹰女人街正在招商,如果不是等那个朋友,可能我们不会往这上面走,也不会发现江北金鹰女人街在招商,所以我想这也算是缘分吧,和这个商场的缘分。然后它的价格一万九一年,面积四个平方都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回去大致预算了一下没有几天便定了下来。门面一万九,装修五千,进货三万。(庆幸我们的运气和没有犹豫,现在里面的门面已经转让费至少好几千了。)接着就是装修,这个商场实在是很抠门,相当抠门,每个铺面隔断居然都是用的石膏板(如图),我的天,这是我第一次见有商场如此的抠门,怎么的也该用木工板隔开吧。为了省钱,我们没有钉木工板,刮腻子后直接粘的墙纸,结果就是我们现在坐沙发上也不敢往后靠,一靠后面门面的墙上的东西就要掉下来,呵呵。更令人意外的事情还很多:(这种意外现在总结起来应该是我们这样没做过生意的人才有的)居然连个电表都要我们自己安,自己安还不说,还要搞垄断,指点重庆那个烂川仪表,而且是必须在他商场指点的人手里购买,外面一个25,它卖55,有多黑……还有电表箱,连个空气开关,外面卖3元,这里都要卖8元,实在黑,中飞商贸公司实在黑……这个公司给我的第一感觉:不要脸!
装修前照片
  第一个店开始时候的装修的照片和总结
第一个店开始时候的装修的照片
  不要脸都还是小事情,这个公司甚至不要命,不管不顾我们经营户的命,也不管他们自己请的员工的命:一周之内叫全体经营户装好就立马开业,里面的香蕉水味,腻子味,玻璃胶味,油漆味,哪个不致癌?自己家装修完都要2个月才住进去,他们居然叫我们立马就开业,典型的要钱不要命+草菅人命!开业初期很多经营户都有咳嗽,眼睛干涩,甚至有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去输液。

  相对其它商户的装修,我们还算是比较省事的,没有使用木工。货架是在南桥头做货架那里定做的,很方便,随时可以拆卸。外观还很漂亮,参观过的人都一致认为比木板做的好看。而且价格还不贵,如图,门口这个香水柜,左边和右边这三个,共接近2000块,问过旁边的商户,差不多的木工做下来少不了多少钱,效果还差很多。墙纸是花了一整天时间去龙溪建材城找到的,化妆品要求绚丽,所以要选择绚丽的墙纸来搭配。没装修过,还不知道,抛开价格不谈,原来很多墙纸都是没有现货的,都要从厂家发,一般一周,这个商场又要求6天装修完,所以:既要考虑价格,又要考虑款式,又还要求现货,所以花了一整天,最后买了3卷,120一卷。就是墙上那个,不知道大家认为如何。地下是个重点,所以原本我们设计的是用12个厘的钢化玻璃,背后喷带亮点颗粒的漆安在地上,这样地下也很炫亮,结果我们显然没经验:钢化玻璃是要定好后送去钢化厂钢化需要一周时间的,噢!原来我一直以为钢化玻璃是玻璃的一种普通类似,是现成的不需要特殊加工……,商场不让安地砖,最后只有找强化木地板,我们的面积很小,黑色的又实在太少,很多商家不愿意卖我们,最后终于在红旗河沟建玛特找到一家:85一个平方,工人安装外加50。估计那地板平时也只卖50一个平方的,没办法,被敲也只有认了。都是现成的,所以我们还是省事,选材料倒是花了不少时间,真正场内的装修我们只花了一天多点。唯独顶上那个格子架还花了些时间自己来拼,25一个平方,我们4个平方刚好100,如果请人来安60元,为了省钱,我们2个人蹲在地上花了一个小时才搞好,非专业选手,实在是累,呵呵。

  接着是选择产品。化妆品的品牌实在太多了,除了服装外,商场的东西恐怕化妆品算品牌比较多的了。一个男人和一个不爱化妆的女人,不占优势啊,呵呵。咋办?没有捷径,只有笨办法。

  一条路:去大商场看哪些品牌好卖,(因为我们是地下商场,定位应该是中端的产品,太一线的产品都是经营一个月后根据江北市场的情况我们逐渐调整增加进去的,比如雅顿,倩碧,兰蔻,雅斯兰黛)。

  二条路:去逛各个类似的商场,去看这种商场里面主卖的是什么牌子。

  三条路:去征求身边经常化妆的女性朋友,甚至阿姨们的意见。

  最后,我们选择了商场里热销的欧莱雅,网上很火的Thefaceshop,SKINFOOD,THEBODYSHOP,婵真……当然,那些是占主要的,还有很多品牌的明星产品我们也进,贝佳斯的绿泥,药妆店热销的芙丽芳丝,资生堂的MG5男士,高丝的面膜,雅顿的时空胶囊,倩碧的黄油,雅斯兰黛的红石榴水,兰蔻的口红……到今天,开店已经两个月,我们已经算半个内行了,呵呵,韩国的东西,特别是婵真的,性价比确实高,一线品牌的DD,更适合30岁以上的人用,学生更喜欢物美价廉的TFS,面膜里面贝佳斯绿泥绝对是超好用。

  创业是艰苦的,是艰辛的,四个月的创业经历让比以前工作两年都还要操心,还要磨人,与商场的关系,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与同行的关系,与顾客的关系……确实累,大部分的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起来一直工作到凌晨1,2点,还好,身体还能应对,虽然感觉明显超负荷了,但是自己的事情,总是有那个毅力咬牙坚持的,经常更新帖子写着写着就趴键盘上睡着了,感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好,感谢全体天涯朋友的支持,也感谢包括商场内同行的一些建议,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做,很多都是老江湖了。年轻不勤奋点,老了怎么办?虽然累,但是四个月之后看见一丁点收获,内心的喜悦早已冲淡了工作的疲惫,在09年的第一个月,我们终于开分店了

  零度:是从零开始的意思,零度之后应该是一度了,一度这个名字实在是不怎么好听,所以新店的名字叫:ONE

  好多天涯的朋友在问为什么在同一商场开两家店,其实是有原因的:

  1:化妆品品牌实在太多,我们第一个店面积太小,新开店是为了满足更多不同品牌偏好和需要的朋友,第一个店偏重日韩,定位中档。新店偏重欧美,定位中高档。

  2:第一个店的风格比较炫,感觉比较杂乱,很多天涯的朋友给我们提过意见,同时在基于第一个原因的基础上,我们第二个店就选择了素雅恬静的风格,从软件到硬件上我们都在一直努力改进争取让更多的顾客满意。

  3:我们的价格渠道优势和薄利多销的原则决定了我们在这个商场里面的生意不会差,红眼病是比较普遍的,虽然外面的不知道我们生意好的原因,但是见到生意好,总想来参加一个,呵呵,我们第一个店的位置是背向,不是很好,除了天涯的朋友和一些老顾客外,外面自己逛过来的散客很少,前面这个店的位置比较好,对于抓住那些新顾客是很有好处的。与其让别人和自己竞争还不如自己和自己竞争,呵呵!

  开店4个月,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无论是哪方面的收获,都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收获了一个生意相对稳定,足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店铺,还收获了很多新朋友,我的总结是两个字:缘分!第一个店是碰巧发现金鹰在招商,纯粹和这个店有缘分。第二个店我们交款的时间并不早,结果很多选在我们前面更好的位置都被商场重新调整过了,这个也是运气吧。也许,也许,这是以前人生的苦尽甘来吧。

  从内心深处,是深深的感谢这份缘分的,从此,有了相对稳定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是基本生活的保障。从此,有了可以发展的空间,寻找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并可以持续发展的项目一直是我苦苦寻觅的。从此,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从全新的角度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既是顾客和店主的关系,更是朋友的关系,因为是朋友了,所以相互间多了几分照顾,那种感觉,已经超越了顾客和店主的关系,这是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最理想的商业状态和模式。

  从小在父辈那里已经懂得了挣钱的艰辛与不易,相对之前去上班,自己开店更对之印象深刻。李嘉诚的“抠门”是开店之前自己一直所不能理解的,性格问题,开店后,对这个“抠门”有了重新的理解,所以,在开第二个店的时候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能省就省。

  我们是十一月中下旬交的钱给商场,新店比第一个店大一个平方,大约4。5个平方,租金一个月2000。大家可以见图,新门面是个异型,一开始我们就在为装修伤脑筋。我们定的大致方案还是按照第一个店来装修的,依旧是金鹰公司提供的“坚固耐用”石膏板隔断基础上先挂腻子再贴墙纸,地下还是木地板,然后货架还是北桥头定做的,然后请搞设计的朋友来提意见,请做货架的人员提意见,请网友来提意见……反复多次修改,一个字:累。方案确定后就是买材料,装修过小店第一次后当时我就在想以后要是再要装修自己家我一定不这样费劲,我一定照着样板间装修做局部的改变就是了,自己不是专业人员,想这样太累了。

  最先选的就是墙纸,我们原本要求颜色要白,又有不太密集的暗花,上面又要有亮粉。也许是我们要求太高,在龙溪建材市场找了一大上午也没看见满意的,胡乱翻找中找到一个淡紫色的墙纸,就是我们现在装修的这样,一问价格,最少最少90元,当时还不是很着急,我们决定第二天去马家岩再找找有没有更合适的白色,结果一找,还是发现没有一款白色效果超过淡紫色那款的,所以立即又重新把马家岩装饰城找了个遍,终于在角落一家墙纸超市找到龙溪见到的那款一模一样的,喊价才90,说到75,我们又是软磨硬泡,最终70拿下了4卷,一卷省20,自己的辛苦钱啊,当然能省就省了。80元又够我们一天半的租金了,呵呵。

  买地板的过程是个有趣而又艰难的过程,之所以有趣,在于讲价的过程和方式,之所以艰难,是这样的颜色实在难找。上次装修的地板这次才知道,被敲了整整一倍,那种黑色强化木地板只需要40一个平方的,我们遭了80,HOHO。上当上一次,有了上次及前两天买墙纸的经验,这次选地板就耗时比较长了。第一个店的黑色强化木地板让我们店里既不亮堂,而且不耐磨,很是吃亏,所以新店一开始就确定了要白色,仿实木地板。颜色是要越白越好,所以找起来就比较困难,一般白色强化的很多,一到仿实木就少得可怜,观音桥建新市场,龙溪镇,建马特,马家岩,我们两天跑了4个地方,脚都跑大了,最后发现马家岩的一家地板是唯一符合我们要求的,就是价格略高,所以想法砍价就成了唯一没有退路的选择,去了两次店里,这个牌子也算是个小品牌,但是似乎价格管得很死,咬定了108不松口,我又叫了其他朋友去问还是这个价格,怎么办?

  这个价格是一定不行的,严重超预算了,灵感突来,想到自己以前跑业务的经验,用手里的名片,直接给他们重庆总代理老总打电话,电话里哼哼哈哈的搞得很熟悉的样子,他以为我是某个区县的经销商,在询问了具体型号后便很肯定的说:“这款白橡木的给你们区县的发价是88,你们拿去零售可以卖128,我们店里标价是168的”。得到这个价格,很是兴奋了一阵,呵呵,一个平方少20,5个平方又是100了,100元要卖好几个产品才有这么多利润的,能省当然要省的,但是怎么把这个价格从门市拿出来呢?毕竟我去人家是认识我不是他们经销商嘛。苦思冥想,最后决定在时间上做文章。一般这样的门市都是营业员去开门,老板早上很少在的,除了我们这种小店,哈哈哈。所以马家岩装饰城8点半一开门我就钻进去了,发现这家地板门市还没有开门,坐在门口等到他们来开门。一开门便直冲那款地板,说88一个平方,是你们方总说了的,又说我是你们方总的朋友的朋友,是我朋友帮我问他的。因为我知道,88这个价格是他们批发给区县经销商的价格,这个价格他们已经是有利润的,在已经有利润的基础上他们老板肯定也想不起,也懒得去想是谁帮朋友问过他的,呵呵,更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一切如果所料,果然,她打电话问老板,老板电话那头也没有多问什么就OK了,生怕他老板赶回来了,我赶紧叫她收钱开票,小票拿在手里,心里好有一种成就感啊,呵呵。其他的小东西就不再一一详述了,总之货比三家是一定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