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日化化妆品店市场调查报告
福建省厦门市化妆品店市场调查报告
一、厦门情况:
厦门全市土地面积1565.09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土地面积132.54平方千米,鼓浪屿土地面积1.9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千米。下辖6个行政区: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厦门人口密度很低,常驻人口只有260万左右,其中岛内130多万,岛外120多万。
二、厦门岛内主要商圈情况介绍
1、中山路商圈:以中山路为主道,从西边的鹭江海口到东边的文化宫。全长1200米,街道宽15米左右,优美的南洋骑楼,丰富的历史人为景观,且与厦门三个最着名的景点鼓浪屿、万石植物园和环岛路近在咫尺,中山路老街因此成为厦门最宝贵的商业资源。
2、富山商圈:厦门富山商圈作为岛内的交通与商业几何中心,但是其影响力一直没有得到发挥,远远低于其他商圈,其商圈内不缺乏知名商家,聚集诸如好又多、新世界百货、家乐福、金逸影院、苏宁、外图书店、新景数码城、欢唱KTV等大主力店,又有许多餐饮店,包含1家必胜客、2家KFC、1家麦当劳、1家汉堡王灯,还有明发广场内部许多特色餐饮。虽然商户很多、商业业态丰富,但整体感觉富山商圈很散,没有商圈的凝聚力,莲坂立交四个角的商家各自经营,不能形成互动,像一个拳头一样散开没有力量,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相互竞争又相互收益,因此富山商圈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一直弱于其他商圈。
3、SM商圈:SHOPPINGMALL的模式,这个厦门商圈元老级购物中心。地处嘉禾路主干道,四面交通便利。SM城市广场从一期发展至二期,期间的规划也随着厦门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时至今日,SM已成为湖里区的一个显着地标,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商圈。
4、瑞景广场商圈:商业面积64000平方米的shoppingmall综合商业体,地处厦门岛内东部,填补东部商业业态的空白,辐射前埔、莲前一带的居民购物。主要由瑞景广场、加州广场组成。
5、火车站商圈
火车站商圈早期有赖于华星大厦的友谊商场,之后的梧村华联商厦、假日商城、富山好又多等,作为厦门城市的标志性地段,目前火车站广场周边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商业氛围,人流旺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火车站商圈从来就不缺乏人流量。但是,周边商铺无论是租金还是售价,都无法与中山商圈、禾祥商圈相比。究其原因,交通的便捷既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交通压力。宽阔的行车道和交通护栏将各大商城分割开来,使火车站商圈成为厦门几大商圈中商业点最分散的一个商圈。![]()
三、厦门主要百货
1、来雅百货
2、巴黎春天百货
3、天虹百货
百货中配套销售排名前10名的品牌:
1、屈臣氏
2、绿阳工坊
3、面包新语
4、Whatfor
5、ECCO
6、庄记百货
7、天梭
8、酷动苹果
9、SkinFood
10、DQ
厦门的整个日化渠道是相当有特色的,厦门的百货店并不强势,或者说并不是那么强势。整体看来是:百货、商超、专卖店三种渠道处于一个三分天下的状态。
像屈臣氏专营店,在厦门有7家店,密集在岛内。厦门的百货和KA的卖场也多集中于岛内,专卖店都集中于岛内和社区。厦门的A类百货并不多,A类百货走高端国际产品,国内一线产品基本很难看到,像中山的来雅店、嘉禾的来雅店、新世界百货、SM2期等都属于这一范畴。BC类百货则以国际国内的二、三线品牌为主,像SM1期,瑞景的来雅、瑞景的巴黎春天等等,月销售量在10W左右已经算是一个比较靠前的排名。再乘以每家百货的柜台数不难得出单店的月销售额度,相比同级别城市而言,属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商超和大卖场这块,做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乐购、人人乐等店。专卖店的大店并不多,基本没有。太阳红也只是规模大,谈不上是“大店”。做的比较好的可能只有中山路上的红叶。2010年12月份,丝芙兰也会进驻厦门,到时候可能会分流一部分的百货客户。厦门百货本就不甚乐观的情形也许会更加明显。
厦门的超市主要还是国际公司,本土超市基本没有。沃尔玛、家乐福、乐购、人人乐、大润发已经垄断了绝不部分的厦门市场。超市的日化产品,多走中低端,与百货、专卖店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冲突。厦门的专卖店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发展相对比较稳定。专卖店多集中在岛外,岛内的店主要以社区店为主,商业区很少,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厦门专卖店没有什么大店,做的出彩的也仅有中山路的红叶而已。前些年,太阳红发展连锁经营时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但是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也不算太好,甚至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大店。厦门的专卖店产品区间已经比较窄,主要走中端市场,产品价格多位100至200元之间,基本没有国际产品。整个厦门的专卖店数量上也趋于稳定,不过厦门的县城专卖店会越来越活跃。厦门的社区店还是做的不错。小而精,50平米左右,100平米的店子都比较少。单产不是很高,业绩好的店,一年的产出会有300万,一般的店在80万到150万之间。社区店的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有一个良好的社区服务。其次产品区分做的比较好,避开了与百货和商超的竞争。再次,价格上有吸引,可以通过买赠等活动拉动销售。最后,社区店与消费群体的互动相对百货和商超而已会多很多。
前两点在先天上决定了厦门的日化业发展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相比其他城市而言,市场的开拓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依然有空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品行业永远不会是一个夕阳产业。厦门日化市场容量处于稳步的增长的过程中。
第三点则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集中化,厦门只是需要时间。记者相信等到洗牌结束之后,专卖店与百货的分化会越来越清晰,未来良性发展的可能性居多。
上一条:
解析中国化妆品四大零售渠道
下一条:
公益营销,美容院迅速出名的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