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招聘方如何挑选简历的几种误区
我们有一项有关招聘方选择简历口味的研究。分析得到以下几个重要误区,来提醒大家注意。
各方的分歧:我们发现对各类证书的态度,学生和招聘方之间,不同招聘方之间的标准完全不同。总体而言,学生过分注重证书,认为一份充满各种证书的简历全非常有利,但招聘方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之间的分歧非常大。
我们发现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外资公司并不太重视证书问题,这是因为它们在招聘中,可以利用自身比较完善的考试手段。一般能组织大规模笔试的公司,对第一轮简历筛选会比较松,因为主要的淘汰可以放在笔试阶段,有了笔试成绩再结合简历考察比单纯看简历更准确,由于在笔试中可考查英语、专业知识等由证书反映的水平,证书的作用会被削弱。
中等规模及以下的公司会对证书比较重视,因为它们会更多倚靠证书反映的能力进行选择,但更小规模企业却又出现对证书重视程度下降,这是因为这些公司人事部人员较少,多靠其他部门主管阅读简历。而目前证书市场情况复杂,林林总总,几乎人人有证,那些招聘人员无法辨别。
有一种误区认为证书越多的学生越优秀,越是热门公司要求越多证书,这是错误的。学生以此定位,恐怕会形成错误,在投递,准备应聘中或过于自信或陷于自卑。对大学中积极考证的学子,我们也忠告:没有任何一种证书保证你的职位。博士学位都不能,更不必说各类社会机构的证书。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清楚证书同样是一种被推销的商品的,不要被广告误导。如果你已经大四,还想通过证书增加就业的竞争力,我们劝你谨慎,首先确保有足够精力投入寻找工作中。
当然,“证书至少可以证明你在大学中十分勤奋” 这是一个招聘主管的话。对不少国有企业,证书会造成好印象。在实际简历写作中,我们仍建议你列出,但你可以合并较低级的证书来节省空间,还有,醒目分开列出在各方面最代表终实力的一张证书(比如英语方面,计算机或专业方面)。
兼职经历:一个普通误区是认为越多越好,招聘方对兼职经历往往是比较重视的,但你要小心二类经历的反作用。
1. 过多和过短的经历这使招聘方认为,应聘者对工作缺乏耐心。56%的招聘人员认为二周以下的工作无足轻重。我们主张列出一个月以上的工作经历。
2. 用词随意。在描述中用“主管,管理”这样的词汇可能有意无意间抬高了自己的身价。招聘方工作经验丰富,对这样的词相当的敏感。我们发现这会导致获得通过的比例下降。一般招聘方理解学生打工从基层做起,低层次的工作经历并不构成伤害。但过于美化反而造成不可信。
写作风格: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简历中采用打动的策略,发递出的简历中有4/1属于这类,而拒绝比例是高出善通简历31%,打动策略的简历用大量形容词和叙事式语言,常会表述成长经历,结尾则是:给我机会还你精彩之类。这类简历太长,缺乏说服力,不能体现专业素质,我们认为应聘者受媒体上那些感动考官的故事误导。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类事很少发生,才会被报导。
请记住,招聘方不太可能被一两句漂亮话打动。建议学会采用客观陈述,以数字和事实增强说服力。
上一条:
做一个优秀的美容院店长不容易
下一条:
美容院店长如何让员工心服口服